【叙事护理】破解“笼中”难题
“鸡有两只脚,兔子四只脚……”悦悦眉头紧蹙,一手握着铅笔在草稿纸上涂涂写写,一手托着腮趴在病床上,嘴里还念念有词。推门进来准备做治疗的我被她严肃的模样给逗乐了。
“悦悦,这么认真的,在写作业呀?”
“嗯,马上要期末考试了,我在复习功课,可是这道题太难了,我做不出来,阿姨,你能帮帮我吗?”
“当然可以,阿姨家的姐姐功课也是阿姨在辅导呢,来,让我看看是什么难题把我们小悦悦给难住了。”我接过悦悦手里的习题本一看,哦,原来是经典的“鸡兔同笼”。我思考了一下拿起铅笔说:“看好了悦悦,现在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铅笔,而是一根魔法棒,所有的动物都要听从魔法指令!”
悦悦眨眨眼,紧紧盯住我手里的铅笔,我故作神秘地挥动“魔法棒”发出指令:“笼子里的全体动物都给我抬起两只脚!”紧接着我问悦悦:“好啦,它们全都抬起了两只脚,你快看看,笼子里还剩下几只脚?”
“本来有94只脚,抬起35×2=70……还剩24只脚。”
悦悦的眼睛突然亮起来,“我知道了!阿姨,剩下的脚都是兔子的,因为鸡都坐在地上了,没有脚了!”
“对!真聪明,那兔子有多少只?”我接着引导,她迅速在纸上写下:“24÷2=12”“那鸡有多少只呢?”“35-12=23”悦悦唰唰唰在纸上写下答案。
“这办法真好!轻松就解决了问题!”悦悦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“是呀,只要我们用心对待问题,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……”我轻声说,脑海里浮现的是几天前悦悦来住院时的情形。那天暮色渐沉,天边的云霞如同被轻轻晕染的水彩,由橙红渐变为深紫,最后融进一片温柔的灰蓝。10岁的悦悦穿着一件略显褪色的羽绒服,被汗粘湿的刘海凌乱地贴在额头上浅蓝色的退热贴上,脸蛋烧得绯红绯红。此刻她正乖巧地依偎在姑姑的身边。
“医生,孩子的病要紧不?”姑姑的声音沙哑而疲惫。
发烧3天没退的悦悦经过检查,初步诊断为肺炎,需要住院治疗。可是,带她来看病的姑姑却犯了难,“怎么办?我家里还有个小的要照顾,我没法留在医院陪孩子。”
“大姐,孩子还小,又是肺炎,为了安全,住院期间必须要有家长陪护的。您不能陪,家里其他大人呢?”护士长关心地问。
“我是孩子的姑姑,她爸爸妈妈都因病在其他医院住院了,这段时间把她托付给我,都怪我,也没照顾好她,让她也生了这么大的病。”姑姑自责地说,说着眼眶泛了红。
“唉,您这情况确实也不容易,”护士长同情地说,“这样吧,孩子肯定得住院,我们来想办法多照顾照顾她,您把家里安顿好也尽量多到医院看看孩子,这样可以吧?”
“可以可以!那太谢谢你们了!”姑姑充满感激地说。
护士长转身向我招了招手:“芳琳你过来一下,悦悦这孩子和你女儿差不多大,她情况特殊,家里大人没办法陪住院,这几天你多费心照顾照顾她啊。”
“没问题!”看着和我女儿年龄相仿的悦悦,因为生病发烧而显得更加楚楚可怜,我心头一阵怜惜。“悦悦,从今天起就由我来照顾你了,有什么事可都要和阿姨说啊。”我俯身轻轻握了握悦悦的肩膀。
住院的当天晚上,悦悦就又发起了高烧。因为不放心她的病情,下班后我并没有急于回家,到病房看望她时发现她裹着被子颤抖着说:“好冷啊。”我摸了摸她的额头,烫手,再一量体温,39.5℃!我立刻告诉了值班医生,给她喂了退烧药,换上新的退热贴,然后坐在床边,给她搓热手心,希望她能感到舒服一点。
半个小时后,悦悦的体温降了下来,但还是有些咳嗽。我给她做完雾化,轻轻给她拍着背,教她:“先用鼻子吸气,再用力快速咳嗽,尽量把嗓子里的痰都咳出来,哎,对了,这样是不就觉得舒服一点了?”“我感觉好一点了,阿姨,您快回家吧,我能自己照顾自己。”悦悦懂事地说。
第二天是元旦,我早早赶到了科室。病区里住院的孩子们身边都至少围绕着两三个大人,虽然多多少少都有些发烧或者咳嗽的症状,但一家人在一起也其乐融融。悦悦一个人孤独地靠在病床上,眼神里写满了落寞。
“怎么了,悦悦?为什么不开心呀?”我问她道。
“姑姑说她今天有要紧事,早上不能来陪我了。”悦悦委屈地说。
“哦,是这样啊,不要紧,姑姑来不了,阿姨今天来陪你。”我想了一下笑着说:“今天是新年第一天,你喜欢什么小礼物,阿姨看看一会儿能不能用魔法给你变一个。”
“真的吗?那我喜欢Hello Kitty!”悦悦的委屈瞬间消失了,露出调皮的笑容。
悦悦的姑姑中午赶不过来,惦记着她还没有吃饭,我忙完上午的治疗就早早去给悦悦打来午饭,看着她大口大口吃着午饭,知道孩子烧退了胃口也好起来,我心里很欣慰。“悦悦,看我还给你带来了什么?”我摊开手掌:“铛铛铛铛……!”
“Hello Kitty!”悦悦惊喜道。
儿科开展医疗游戏辅导活动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小礼品,我从中挑选了一个粉色Hello Kitty的小发饰作为给悦悦的新年礼物。果然,给坚强地独自住院的小悦悦带来了一些快乐和安慰。
南丁格尔曾说:“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。”儿科的孩子们来了又去,治疗繁琐精细。但我始终相信,在重复的工作中,护士的每一个细微的小举动,都能给患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。特别是像悦悦这种特殊的情况,需要的不仅仅是对身体疾病的治愈,更需要的是对困境的看见和心灵的安慰。这便是护理工作的艺术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