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
  • 电 话:029-84277356
  • 邮 箱:xyyfyyb@163.com
  • 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西路48号
医疗技术

【脑科医院】吹面不寒杨柳风?春季小心这种高发病!

作者:脑科医院神内病区 刘娟   |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3-04   |   所属分类:医疗技术   |   点击次数:2273

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三月的西安,万木争荣、群芳吐绿,满城春色邀花事。踏青归来,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景,还有意外的、不受欢迎的礼物......面瘫又双叒叕来了。

68岁的王阿姨平时就有高血压,规律用药,血压控制良好,一觉醒来,觉得自己的左侧眼睛非常不舒适,以为进沙子了,准备照镜子看看怎么回事?这一看可不得了,口角歪斜,刷牙连水都噙不住,家人害怕是脑中风,立即将王阿姨送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。无独有偶,52岁的李先生与朋友一起到山里撸串喝酒,晚上山风习习,开着车、兜着风,好不惬意。第二天发现自己说话漏气,眼睛也闭不上了,朋友急忙将李先生送来就医。28岁的柯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高管,最近项目加班,天天熬夜,左侧耳后出现疼痛,吃了点清热解毒的中药也不见缓解,周末发现自己眼睛干涩、闭目费力,口角歪斜,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,急忙请假来医院就诊。12岁的楠楠是一名初一的学生,一节体育课下来,满头大汗,找了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了一会,第二天,发现眼睛也闭不上了、嘴角也歪了,着急上火地把孩子带到了医院。神经内科的刘娟医生通过询问病史、细致的查体与必要的影像检查之后,发现这几位患者均确诊为“特发性面神经麻痹”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面瘫”。一天之内居然接诊了多位“面瘫”患者,

“面瘫”究竟是什么?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亦称为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,是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单侧周围性面瘫,是常见的脑神经单神经病变,为面瘫最常见的原因,国外报道发病率在(11.5~53.3)/10万,也是我们俗称的“面瘫”,须排除先天性综合征、创伤、肿瘤、医源性损伤、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方可诊断。

01临床表现是什么?

●单侧周围性面瘫:周围性面瘫主要的临床症状,是面部表情肌瘫痪,额纹消失,不能皱额头和蹙眉,眼睛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,部分患者起病前1-2天有患病侧耳后持续性疼痛和乳突部(耳朵后部鼓起的部位)压痛。●感觉消失:患病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消失、听觉过敏、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,具体症状与面神经受到影响的部位有关。●眼部症状:眨眼减少、眨眼迟缓、眼睛闭不上,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。●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:个别患者有可能出现嘴唇和颊部不适的感觉。

02病因有哪些?其病因不明确,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

●遗传因素:国内外已有多篇文献对家族性面神经麻痹的谱系图进行了描述,认为它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。●面神经管解剖结构异常:面神经管狭窄的患者更容易压迫水肿的面神经,且患者面瘫程度与其面神经管狭窄程度显著相关。●病毒感染:潜伏的I型单纯疱疹病毒(HSV-1)和带状疱疹病毒的重新激活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原因。●自身免疫:针对髓鞘碱性蛋白的自身免疫机制易引起面神经脱髓鞘。●环境因素:在春季和夏季发生得更频繁。急性寒冷暴露和昼夜日温差较大的地方,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会增加,这表明温度的急剧变化可能是面瘫的风险因素。

03哪些人群易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?

● 15-45岁人群: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病,15-4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。● 种族因素: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为日本人、以色列人和墨西哥人。● 糖尿病患者和孕妇:糖尿病患者和孕妇容易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,尤其是孕妇在怀孕后期。● 肥胖、高血压、免疫缺陷、压力和疲劳的人群:这5类人群是发病的危险人群。

04为什么要做电生理检查?

电生理测试已被广泛用于测量面瘫患者的神经变性和评估预后。瞬目反射对面肌痉挛、面部麻木、Bell麻痹、三叉神经痛、脑干病变和脑血管病等疾病的中枢和周围区分有诊断价值。神经电图在病变发生后72小时至21天的时间窗内最有意义,面神经损伤后2-3周至3月内肌电图对预后评估最有价值,当患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与健侧相比减少90%以上时,提示预后不良。

05如何治疗?治疗原则: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局部水肿、炎症,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。

●药物治疗:1.糖皮质激素:对于发病72小时内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患者,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,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,改善预后。2.抗病毒治疗:对于急性期的患者,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,可能会有获益。3.神经营养剂:临床上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。●眼部保护:当患者存在眼睑闭合不全时,应重视对患者眼部的保护。建议根据情况选择滴眼液或膏剂防止眼部干燥,合理使用眼罩保护。●外科手术减压、尽早开展面部肌肉康复治疗。

06如何康复与护理?后期治疗主要是表情肌功能训练为主,以促进肌纤维收缩和血液循环,有效控制面肌痉挛和防止面肌萎缩,促进功能的恢复。

●物理治疗:通过无热量超短波,红外线照射局部,在具有功能障碍的表情肌加低、中频电疗法等方式治疗。●针刺治疗:针刺:下关、翳风、瞳子髎、迎香、颊车等。●运动疗法:通过各种面部表情如吹气、咬牙、皱眉、嘟嘴、皱鼻等来训练面部神经与肌肉。每日训练2-3次,每个动作训练10次。●日常护理:心理疏导、眼部护理、面部按摩及肌肉训练、加强饮食护理、生活护理。

07如何预防?

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,外出需要戴口罩,出汗、洗头、洗澡未干前忌吹冷风,风扇、空调风速温度需得当,驾车、坐车避免长时间开窗吹风。●肥胖、高血压、免疫缺陷、压力和疲劳的人群也容易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,需要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疲劳。加强锻炼,增强身体免疫力,抵挡病毒入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