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
  • 电 话:029-84277356
  • 邮 箱:xyyfyyb@163.com
  • 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西路48号
70年专栏
您当前的位置:首    页>>专 栏>>70年专栏

【记录70年·征文】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,我的那些故事

作者:退休职工 董振萍   |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2-08   |   所属分类:70年专栏   |   点击次数:22545

我是医院妇产科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,在我的职业生涯中,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,也没有多么闪闪发光的工作成绩,能零星想起来的,也就是工作中的一些小零碎,虽然是很细碎的一些小故事,但于我而言,依然弥足珍贵,因为,在我人生最美的年岁里,我来到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,干着我最爱的职业,认识了我最值得珍惜的同事兼朋友,并将我的全部青春和热情洒在了这方热土上。谨以此纪念我逝去的青春、最爱的职业。


1975年3月8日,27岁的我从贵州的“军工八院”被调到西安的“军工三院”,分到了妇产科工作,那会儿,医院的妇科和产科还是一个科室,设床位约30张,医护人员30多人,科室有门诊、住院部、手术室。但是那会儿还是觉得军工三院非常不错的,医院的整体条件要比贵州那边好很多了,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也都配备的很好,门诊和住院患者也多,当时已经可以自行开展人流、剖宫产、子宫切除术、阴道修补术等手术了。27岁,正是一个“热血沸腾的”年纪,干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满腔热情、不服输、干劲十足的样子。初到科室,说真的,还是有点压力的,毕竟大家的技术都很好,不过,依然感谢我遇到的第一个老师,当时的妇产科主任万文源,她手把手的教我,跟着她我进步的很快。那会儿,门诊的就诊人数很多,我一早上能看六七十个病人,根本没时间上厕所,也没时间喝水,那会儿,手术室一天能做十几个人流手术。我们那会儿做人流手术都是盲做,没有什么精密仪器,纯粹凭着医生的经验,但是大家都做的小心翼翼,很认真,尽可能地完美完成手术。为确保大出血产妇安全,我下班后还一直守着她。那会儿,医院虽然职工不多,但是大家对待工作非常认真,对病人非常负责。


至今犹记得,医院内科的一位医生分娩在即,我接的班,看着孕妇情况不是很好,我立刻给其查了血色素,提示血色素特别低,于是,紧急为其配血输血,最后情况逐渐好转,如今,当年生产的那个孩子都已经40多岁了,在家属院一见我就跟我打招呼。

还有一次,一个新生儿因为宫内窒息情况不是很好,大家都觉得救不活了,家属也准备放弃了,我认真查看了孩子的各方面情况,给予救治,还好,最后,孩子救过来了,孩子的父母非常感谢我,还要让孩子认我做干奶奶。


那个年代,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精密监护设备和仪器,为了及时监测即将分娩的妊高症孕妇和心脏病孕妇,我们都是需要全程陪护监测她们的情况,她们在病房,我们在病房,她们到观察室,我们跟着到观察室,就这样一直守着,直到她们安全分娩之后才放心。记得有次,我是晚班,本来应该第二天早上八点下班,可那天早上临下班前,我的一个产妇出现了大出血,情况比较危急,我没敢下班,就一直盯着这个产妇的情况,守着她,并且一起参与了手术,最后,产妇救过来了,已经下午四点了,我才安心下班。 

虽然物资匮乏、缺少娱乐活动,但人情味儿浓。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,大家的娱乐活动不是很多,最多就是周末,同事们三五个相约去周边转转,买买菜,到钟楼、附近的农家乐玩玩。科室里,我跟张玉荣医生的关系最要好。科里的好多手术都是我俩搭班做的,如果是我的病人,我主刀,她当我的助手,她的病人,我做她的助手,因为配合默契了,很多时候,上手术,我们互不说话,就知道对方下一步到哪了,需要什么。我们还一块下乡。1981年,我们医院被派到户县一家卫生院做计划生育手术,每天大约十多台手术,我们就配合的很好,我主刀,她做我的助手,每一台手术都做得非常好。在那边的十多天,我们俩基本上形影不离,同吃同住,上班时间大家互相配合,下班后,我们相约到附近的村子里转,感情已经远超同事关系了。很多时候,我们俩谁家里有事了,还会相互顶班。唐山大地震那一年,她家是唐山的,需要紧急回老家处理事情,我就帮她顶班。还有一年,我父母生病了,我请假回山东老家看望父母,那段时间,每天中午,她都叫我女儿到她们家吃饭,有时候我丈夫晚上加班回去的晚,她也会接我女儿去她家吃饭,也因此,我们两家的小孩走得很近,平时在工作中互相帮助,生活上也会经常串门。后来,我们俩都退休了,还相约一起去好多地方游玩,有时候,她女儿也会带着我们两家老人一起去附近农家乐转。虽然,她在去年12月初已经离世了,但是我依然非常的感谢她,给予我的帮助。于我而言,她不仅是我的同事,更是我的老师,我的朋友,甚至知己。

八十年代,人们的生活条件能稍微好了一些,不再只为吃穿发愁,也就更关注健康了,医院的就诊和住院患者明显增多,医护人员也增多了不少,开展的业务也在不断扩宽。那时候,妇产科也发展的比较快了,像阴式子宫切除术、癌症(宫颈癌)根除术等都可以独立开展了,科室很多医护人员都被送出去进行技能培训和学习,各种学术活动也广泛参加。科室的门诊一天能接诊150多人,床位也增加到30多张了。到了九十年代,医院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检查设备,也增加了很多检查项目,妇产科也逐渐开展了超声检查、宫腔镜等检查和治疗手段,科室床位也增加到40多张,医护人员增加到40多位,全科的技术水平都在稳步提升中。大约2000年左右,医院学科开始细分,妇科和产科也被分开了,我被分到了妇科。2003年,我到了退休年龄,但被医院返聘了,直到2006年,我才正式退休。返聘的这三年,可能大家觉得我年纪大了,为了照顾我,安排我在门诊工作,那会儿妇科的门诊量一天都在100例左右。


时光荏苒,我已是古稀之年,作为医院的一名退休职工,我在医院工作了三十余年,期间非常感谢院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关照,不仅是工作上的,还有生活中的,也感谢医院对我的培养。今年,医院也将迎来建院70周年,感慨医院的迅猛发展,从我来时的医院只有大内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儿科、眼科等,到现在已经细分到20多个科室,也不再只局限于看常见病、多发病,更能看各种疑难复杂疾病,开展多个高难度手术,觉得发展的真的很快,也真心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感到高兴,更是为作为一名老职工而感到自豪,期待医院未来发展的越来越好。最后,我还想勉励一下现在的年轻医生,做工作,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,把本专业的知识吃透,把本职工作做扎实,做好分内的事情最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