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UT
  • 电 话:029-84277356
  • 邮 箱:xyyfyyb@163.com
  • 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西路48号
70年专栏
您当前的位置:首    页>>专 栏>>70年专栏

【记录70年 • 征文】采药记

作者:退休职工 王馥   |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2-03   |   所属分类:70年专栏   |   点击次数:21972

1971年夏,我有幸参加医院采药队,奔赴陕南--山岭起伏、沟壑纵横的柞水县。其时,文化大革命已是强弩之末,就医环境、医疗条件也大有改善。但在南泥湾和六.二六精神鼓舞下,我们医务工作者也不甘落后,放下听诊器,扛起撅头,背着药篓,进山采药去。


采药队由药房曹镜銮主任和总护士长周惠芬带队,队员涵盖了中医、药房、内科、儿科、检验——周、曹、王、张、尹、李等多人。我们目的地是柞水县下属的七台河。这里地处秦岭南麓,长年湿润多雨,青山绿水,风光旖旎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,也是远近闻名的药材之乡。药导陈老伯土生土长,憨厚朴实。他熟知周边山上的一草一木,对药源分布了如指掌。初次见面时,他刚从山上下来,七十上下年纪,穿一身淡灰色土布衣裳,裤腿、鞋帮上还沾着草叶泥土,一脸疲惫。进门后,他卸下背篓,放下砍刀,吃了递给他的两个馍后,苍黄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。这时才注意到,他前排门牙几乎掉光了,两颊干瘪,越发显得单薄瘦弱。他一声不吭地蹲在墙角吸烟,只有听到“采药” “带路”时,才两眼发亮,吐出一缕缕烟雾,嘴里挤出:“没嘛达!”、“没嘛达!”,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。


第一次采药既新鲜又兴奋。第二天一大早,我们就背着药篓出发了。山路蜿蜒曲折,脚下崎岖不平。我踉踉跄跄地跟在队伍后面,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,才来到大山脚下。晨雾刚刚散去,苍翠的群山绵延起伏,天空湛蓝,太阳从两山之间露出笑脸。晨风裹着雨露,送来沁人心脾花香。山泉流水叮咚,红色伯劳鸟高声吟唱,像是欢迎远方的客人。采药可不像登山旅行那样浪漫。高峻的山岭云雾缭绕,山脚下荆棘丛生。千年古树遮天蔽日,垂下的藤蔓伸出万千手臂,与卫矛、胡枝、荆条、荚蓬、黄栌等灌木纠缠缠绕,虎视眈眈等待着这群不速之客。药导陈伯果非等闲之辈,身手矫健,挥舞砍刀,披荆斩棘,走在前面开路。丛林阴翳潮湿,苔痕湿滑,地毯般枯枝败叶在脚下吱吱作响,受惊的野雉,从脚下噗楞楞钻进草丛,山雀尖叫着划过林梢。还没钻出灌木丛,我们就汗流浃背,气喘吁吁了。露水、汗水湿透了衣衫,前身后背紧紧地贴在一起。饥饿的蚊子、瞎蠓、小扰(一种吸血昆虫,俗名。)嗡嗡叫着,脸上、脖子上、手背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红包疙瘩。树枝划出的一条条血痕,一浸上汗水奇痒难耐。这时,我嗓子冒烟,唇焦口燥,就有了“日高人渴漫思茶”的幻觉。不知何时, 半山腰上传来药导陈伯的呼唤:“快过来,挖到猪苓了!”。以前,我学过一点中医,但从未见过新鲜的野生猪苓。当我们奔过去,一堆猪苓早已摆在树根下了。陈老伯一脸惊喜,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凑过去,拿起来摸摸、看看、闻闻,围着他问个不停。这种块根模样、凸凹不平、黑不溜秋的东西就是猪苓。陈伯说,这东西是野猪粪变得,埋在土里,年深日久就变成了猪苓。这可是利水通淋的宝贝啊!接近下午一时许,我们才爬到了山顶。山上古木参天,油松、侧柏、冷杉苍劲挺拔,林间山花烂漫,熟透了的野果,红红绿绿缀满了枝头。白云渺渺,山风习习,偶有红腹锦鸡从树丛掠过。小松鼠窜来窜去,伸头缩脑地张望,打量这些神秘来客。我们背篓里也装满了各种药材。这时,才感到饿极了,我们拉着陈伯,拿出馒头,喝着山泉水,坐在石头上狼吞虎咽,疲劳早已飞到九天云外去了。屈指算来,来柞水已半个月了。这一天采药归来,三四十度的山坡上怪石嶙峋,树木稀疏。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大捆小捆的药材,下山时小心翼翼,不敢有半点松懈。周护士长一脚踏在松动的石头上,随着碎石,顺着山坡就滑了下去,幸亏被巨石挡住,才有惊无险。正当我们惊魂甫定之时,另一幕出现了——一位疲劳不堪的女队员,身背一大捆草药,一屁股坐到乱石堆里,抽抽搭搭地哭起来。她平日里为人热情、积极向上,工作争先恐后,从不挑肥拣瘦。此时此刻,连日地紧张、疲劳终于使她心力交瘁,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。


一月的辛劳换来丰硕的成果。一麻袋一麻袋的药材装上卡车,一卡车一卡车的送回医院。唯有我最不争气——对漆树过敏,右前臂尺侧大片红肿糜烂,调理数月,方逐渐平复。


岁月悠悠, 50余年过去了 ,当年的红颜少年步入耄耋之年 ,尘满面,鬓如霜 ,医林患海中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沉淀 ,生生死死、困惑、无奈、彷徨、欢愉与忧伤 ,共和国的丰碑洒下这一代人的汗水,为祖国母亲的昌盛繁荣,我们无怨无悔,尘封的往事多已忘却,唯有柞水采药仍记忆犹新,历历在目,今摘其花絮一片,以飨来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