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- 电 话:029-84277356
- 邮 箱:xyyfyyb@163.com
- 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丰镐西路48号
美小护说科普丨“膀胱冲洗”的那些事
膀胱冲洗是一项日常护理操作,操作得规范有效却并不容易,让我们跟随泌尿外科护士的讲解,一起来学习这项日常却不简单的操作。
1什么是膀胱冲洗? 膀胱冲洗法是指通过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管,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,再利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。 2为什么要膀胱冲洗? 当我们的泌尿系统出现一些问题(如:血尿、前列腺手术后、膀胱炎症)等,导致膀胱内可能会积聚一些有害物质、血块或者细菌。持续膀胱冲洗可以用来止血,也可以防止膀胱内残渣、血液、脓液等异物阻塞尿道。这时,膀胱冲洗就像是一场及时雨,能够帮助清除这些“不速之客”,保持尿管通畅,避免继发出血、感染及膀胱痉挛等,促进病情的恢复。 3膀胱冲洗前的评估 (1)医护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状况,涵盖病情、意识、心理状态等。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流程、目的与意义,打消顾虑、获取配合; (2)护士核对医嘱,备好冲洗液,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温度,一般保持35-37℃,接近人体体温,以防低温刺激致膀胱痉挛; (3)要检查冲洗管道是否通畅,避免扭曲、受压。 4膀胱冲洗的方法 (1)持续膀胱冲洗:使用三腔导尿管进行膀胱冲洗,冲洗注药口接输液器,出液口接引流袋,注意避免误接尿管气囊端,冲洗的同时开放引流袋,保持上滴下滴,避免只进不出。 (2)一次性膀胱冲洗:使用20毫升以上注射器抽吸0.9%氯化钠溶液,连接尿管,注入生理盐水后用力抽出。注射器只能小量冲洗,而且注射器接头与导尿管管口大小不一,没办法连接密闭,冲洗液容易从导尿管管口流出。同时冲洗压力过大,注射器易从导尿管口脱出,导致污染操作环境及医护人员衣裤。操作前要提前铺好防渗水的垫单,操作后要及时更换垫单和其他被污染床单及患者衣裤。 5膀胱冲洗的速度 冲洗速度过快:引起膀胱壁损伤,使膀胱敏感性增高,导致膀胱痉挛次数增多,甚至加重膀胱出血,也会导致体温降低、心率加快、呼吸加速、血压升高等生命体征变化。此外,还会造成人力,物力等医疗资源的浪费。 冲洗速度过慢:达不到冲洗目的,不能及时将膀胱内血块,细菌稀释冲出,易形成血块堵塞导管,致使膀胱痉挛及出血的发生。 通常根据患者病情及引流液颜色调节冲洗速度,一般为80-100滴/分钟,色深则快,色浅则慢。 6膀胱冲洗液的选择 传统冲洗液有0.9%氯化钠溶液,0.02%呋喃西林溶液、醋酸氯己定冲洗液等。使用等渗无菌的0.9%氯化钠溶液不会破坏正常菌群,避免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和引起二重感染,且经济实惠。 3000毫升的膀胱冲洗袋是一种一次性的冲洗装置,有严格灭菌、密封好、容量大等优点,可减少更换频率,减少污染机会,同时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量,是持续膀胱冲洗的首选。 7膀胱冲洗的注意事项 (1)一次性膀胱冲洗在操作前充分评估患者有无尿频尿急症状,能否憋尿,对于不能憋尿的患者不能使用此种方法。因为在冲洗过程中,患者不能憋尿,反复出现尿急要多次重新分离冲洗接头,重新接上尿袋,多次才能冲洗结束,增加尿路逆行感染的机会;同时如果没有及时接上尿袋,会引起尿道口渗尿,引发湿疹,增加患者不适感。 (2)严格无菌操作是重中之重。规范消毒各连接部位,选用密闭式冲洗装置,降低感染风险。 (3)合理调控冲洗速度和高度,初始宜慢,高度为距离床面60厘米,观察无不适再调至医嘱要求,前列腺电切术后防血块堵塞,速度可稍快,但不宜超180滴/分钟。 (4)时刻留意冲洗液进出量,正常应保持进出平衡,相差过大可能提示尿管堵塞、膀胱破裂等异常,需即刻停冲排查。 (5)持续膀胱冲洗时患者体位也有讲究,平卧或低半卧位为佳,利于冲洗液顺畅循环;变动体位时放缓动作,防止牵拉尿管引发疼痛、出血。 (6)冲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若患者寒战、高热,可能发生感染;突发剧烈腹痛、腹胀,或是膀胱穿孔,要紧急处置。 (7)冲洗结束,妥善固定尿管,防扭曲、受压与脱落;精准记录冲洗起止时间、液量及患者反应。叮嘱患者多饮水,每日达2000-3000毫升,借尿液自然冲刷减轻膀胱负担,加快康复。 膀胱冲洗的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,医护严守规程、细致观察,患者全力配合,才能达成理想治疗效果,规避并发症,为泌尿健康筑牢防线。